• qy球友会科技

    铸造平台 成就员工 创知名品牌 建专家团队

    行业资讯

  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,如何具体实施土壤改良?

    新闻时间:2025-05-09 文章来源:网络 文章作者:admin

    土壤改良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环节,需针对土壤障碍因素(如板结、贫瘠、盐碱化、酸化等)采取针对性措施,具体实施步骤如下:

    一、土壤改良基础措施

    增施有机肥,提升土壤肥力

    有机肥类型:堆肥、厩肥、绿肥、秸秆还田等,优先选用腐熟有机肥。施用量:每亩3-5吨(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调整),结合深耕翻入20-30cm耕作层。配合化肥:采用“有机肥+配方肥”模式,减少化肥用量20%-30%。

    秸秆还田,改善土壤结构

    还田方式:机械粉碎(长度≤10cm)后翻耕,或覆盖免耕。腐熟处理:添加秸秆腐熟剂(如枯草芽孢杆菌),加速分解,避免烧苗。配施氮肥:秸秆碳氮比高,需额外补充尿素(每100kg秸秆配施2-3kg尿素)。

    平衡土壤养分,精准施肥

    测土配方:采样检测土壤pH、有机质、NPK含量,制定差异化施肥方案。缓释肥应用:推广缓控释肥(如脲醛肥料),减少养分流失,提高利用率。

    二、土壤障碍修复技术

    盐碱地改良

    种植耐盐作物(如苜蓿、田菁),结合微生物菌剂(解磷解钾菌)活化土壤。施用脱硫石膏(3-5吨/亩)或酸性调理剂(如硫磺粉),中和碱性(pH降至8.5以下)。明沟排盐:开挖深沟(≥1m)排水洗盐,配合暗管排盐(渗滤层厚30cm)。客土置换:表层换填20-30cm非盐碱土,覆盖秸秆或地膜抑制返盐。物理改良:化学改良:生物改良:

    酸化土壤修复

    施用石灰:pH<5.5时,每亩撒施生石灰50-100kg,中和酸性。有机物料覆盖:秸秆、绿肥覆盖还田,减少雨水淋溶,稳定pH值。

    板结土壤调理

    增施生物炭:每亩施用200-300kg生物炭,增加孔隙度,提升保水保肥能力。深耕深松:定期深松30-40cm,打破犁底层,促进根系发育。

    三、配套技术与管理

    耕作层保护实施保护性耕作(少免耕、秸秆覆盖),减少机械碾压导致的土壤板结。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梯田、鱼鳞坑等,防止水土流失导致养分流失。动态监测与评估安装土壤墒情监测站,定期检测pH、EC值(盐分)、有机质含量,调整改良方案。

    四、典型案例参考

    华北盐碱地:顺利获得“暗管排盐+脱硫石膏+苜蓿种植”组合模式,3年内土壤pH从8.8降至7.5,盐分降低60%。南方酸化红壤:施用石灰+有机肥(牛粪),配合种植豆科绿肥,土壤pH从4.5升至6.0,有机质提升2倍。

    五、注意事项

    因地制宜:根据土壤类型(砂土、黏土、壤土)选择差异化改良方案。成本控制:优先推广低成本技术(如秸秆还田),政府补贴有机肥购置费用。长效管护:设立土壤改良专项基金,纳入高标准农田管护体系,定期维护。

    实施依据:《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》GB/T 30600、《耕地质量等级》GB/T 33469,结合地方实际调整参数。

    顺利获得以上措施,可显著提升土壤肥力、保水保肥能力及抗灾能力,助力高标准农田实现“旱涝保收、高产稳产”目标。


   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qy球友会科技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

    下一篇:暂无

    友情链接

    智慧污水厂平台 智慧排水系统 钢结构检测 工程咨询 智慧供水系统 基安物联 地下水监测系统